潍坊“新薯光”
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潍坊“新薯光”当公元1593年( 明万历二十一年),福建长乐籍商人陈振龙冒着生命风险,将红薯藤蔓缠进航船缆绳,涂上泥巴躲过检查,历经七天七夜航行最终成功将其从菲律宾(吕宋)带回福州时,他绝对想不到,这一藤细弱的红薯,凭借其高产、适应性强的优势,迅速传播至全国,成为与水稻、小麦并列的主粮之一,为之后中国的饱腹救荒、人口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农业结构和饮食文化。他更想不到,这一个个小小的薯块,在当今中国、在山东、在潍坊变成了一个可以撬动大农业格局的支点。
10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第三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在山东潍坊同步开幕。这一被称为“双博会”的农业盛会,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的503家参展商、2623家采购商齐聚潍坊,共同见证中国薯业、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成果。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国内唯一的国际性薯业专业展会,本届薯博会以“科技兴薯·智领未来”为主题,与“潍链世界·农食全球”的食博会主题交织融合,展现出潍坊从“中国农业产业化发源地”向“全球农业合作平台”的跨越。
薯类作物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元素等成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薯类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也是世界上薯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中马铃薯和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是我国四大主粮之一,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薯业发展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届“双博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已成为全球农业资源链接的重要纽带。参展的26个国家中,不仅包括荷兰、秘鲁、俄罗斯等传统薯业强国,还吸引了德国、奥地利、加拿大、丹麦、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参与。
秘鲁作为本届薯博会的主宾国,其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贡萨洛·塔拉维拉在会上表示,秘鲁拥有3000多种马铃薯种质资源,在全球农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他们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
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西蒙·埃克在视频致辞中透露,2025年是该中心与中国合作40周年。40年间,中心从秘鲁基因库为中国引进2000多份马铃薯种质,占中国现有种质资源存量一半,助力中国培育数百个优良品种。
世界马铃薯大会主席彼得·范德·桑格在会上肯定了中国马铃薯产量增长对减贫与粮食安全的贡献,并介绍了气雾式栽培法、扦插技术等创新手段,希望通过持续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薯类产量与质量。
“双博会”活动现场,举行了农业服务贸易全球商通中心上线和中国—东盟特色产业链出海平台启动发布会,进行了合作项目签约,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报告。136个优质薯类品种亮相本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
在“双博会”现场,我们看到,科技元素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育种技术到加工装备,从智能农机到AI大数据,本次“双博会”全方位呈现了全产业链的科技突破。
薯博会设置种薯展示、加工产品、农机设备、植保农资、科技文化五大展区,全方位展示国内外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薯类产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一位观者感叹。
食博会则创新打造“从种子到餐桌”的全场景展示体系,设国际展区、外贸优品展区、中国臻品展区、农业服务与数字赋能展区四大展区,各种产品精彩缤纷,目不暇接。
本次“双博会”突破传统展馆边界,以潍坊全域为展区,系统呈现“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
作为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潍坊坚定扛起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的政治责任,以大农业观重塑产业生态。
从研发上看,潍坊建成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等“国字号”平台,构建起“1+2+N”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从产业上看,全市构建起“5+10+N”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蔬菜、畜禽、花卉、农机、玉米等5个全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生姜、果品、种业等10个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通过“接二连三”,潍坊带动加工、物流、服务等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
从开放上看,作为全国唯一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所在地,潍坊的开放格局日益扩大。全市现有涉农产品出口企业1480家,涉农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从2019年的170.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94.6亿元,年均增长12.1%,连续4年超200亿元,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8个,“潍坊农品”进入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
特别是近年来,借助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云上博览会、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中国—东盟智慧农业博览会、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等国际性平台,潍坊敞开大门、广交朋友,大力开拓拉美、东盟、非洲市场,先后助力一大批农机企业、种业企业逐步实现全球布局。
一连串高规格的国际展会,正推动潍坊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度实践者”向全球农业合作的“前沿引领者” 跨越。
记者注意到,本届“双博会”发挥 “链主企业领航作用” ,构建“龙头引领、梯队跟进、集群发展”的雁阵格局。
中粮、李锦记、得利斯、惠发等龙头企业组团参展,他们不仅展示终端产品,更全面呈现行业标准、品牌价值及渠道网络,释放产业聚合动能。
“双博会”还精选潍坊八大产业链的17家链主企业,首次将静态展示升级为动态应用场景,直观展现潍坊的产业基础与供应链实力。
另外,“双博会”不仅关注产业硬实力,更注重文化软实力的融合展示。在展览中心二楼专设非遗展区,让参展嘉宾沉浸式体验潍坊文化魅力。通过户外打造街景、城景文化休闲商务区,实现特色文化与商务洽谈有机结合,推动参会嘉宾从“商务合作”到“文化认同”的情感升华。
同时,潍坊坚守“服务三农、惠及民生”初心,组织各县市区驻村搭建“一村一品,书记严选”展区,采用“线下展销+线上引流”模式,打通农副产品产销链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高大上,又有人气。”一位展商评论说。
从智能农机展区的轰鸣声到街景美食品鉴区的香气四溢,从国际展区的异域风情到非遗展区的文化传承,这里,拼接出了一幅完整的农业未来图景。纵向的产业深度与横向的产业广度在此交织,勾勒出现代农业应有的模样。
依托潍坊雄厚的农业产业基础,“双博会”必将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转化、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